ACE在人体血压调节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ACE 抑制肽可以通过抑制ACE活性,使Ang II 浓度降低,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。ACE 抑制肽是对ACE 活性区域亲和力较强的竞争性抑制剂,对ACE 的亲和力比Ang Ι和舒缓激肽要强,而且不易从ACE 结合区释放,从而阻碍Ang II 的生成和缓激肽的水解,起到降血压的作用。
当前有效的降血压物质是琉甲丙脯氣酸,它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(ACEI),主要作用于RAS,虽然临床降压效果好,但是药效时间不长,停药后血压易反弹,并伴有咳嗽、味觉功能紊乱、皮疫及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。所以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安全可靠的食源性ACE抑制剂。
红葡萄酒降血压,抑制ACE活性作用被广泛关注Lucas Actis-Goretta 等研究了富含黄酮醇的食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,结果显示: 葡萄酒、巧克力、茶以及分离纯化得到的类黄酮均能够抑制此酶活性,同时指出,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,绿茶比红茶抑酶能力更强。
展开剩余82%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适量的饮用葡萄酒能够降低人类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,尤其是对血压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。一种由葡萄醋和葡萄汁制成的新型饮料被证实具有降血压作用,日本学者Sachiko 等通过小鼠实验研究了此种新型饮料潜在的降血压机制,结果显示服用这种饮料后小鼠血清中的ACE活性显著降低,表明这种饮料可能是通过抑制ACE 活性而引起的血压降低。
Myriam Diebolt 等通过给小鼠喂食红酒多酚,说明了短期口服红酒多酚能够引起小鼠血压的降低。目前葡萄酒(醋)等产品的降血压或抑制ACE 活性被广泛关注,并且大多数报道中将葡萄多酚视为其功能性成分。
红葡萄酒的抑酶效果,达到白葡萄酒的2.46倍研究表明,不同种属、不同品种、不同类型葡萄酒对ACE均有抑制作用,但是抑制效果显著不同,东亚种葡萄酒的抑酶效果显著强于欧亚种,红葡萄酒的抑酶效果达到白葡萄酒的2. 46 倍。
对于欧亚种来说不同品种红葡萄酒抑制ACE效果也显著不同,其中蛇龙珠葡萄酒的抑酶能力显著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葡萄酒,达到21. 93% ,其次为美乐葡萄酒,相对来说,赤霞珠酒的抑酶能力更低。另外,葡萄酒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乙醇对ACE 活性没有显著影响,总酸含量与酶活性抑制率间不具有相关性,但总酚含量与酶活性抑制率间显著相关,因此,多酚是葡萄酒中抗ACE 活性的功能成分之一。
红葡萄酒提取物白藜芦醇:改善内皮功能障碍,降血压,调节脂质代谢“法国悖论”(French paradox)认为,红酒摄入量与法国心血管疾病低发生率有关。红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白藜芦醇(resveratrol,Res),它是一种多酚类植物抗毒素,超过70多种植物在受到外界传染、损伤、细菌或真菌感染以及紫外线照射后会在体内合成白藜芦醇。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浆果、花生和葡萄酒中,具有抗氧化、抗凋亡、抗炎和抗肿瘤能力。临床数据表明,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,可以改善糖、脂代谢,改善心血管功能,并抑制肿瘤生长。
白藜芦醇降血压作用显著在临床研究中,对229例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者使用白藜芦醇后,出现了显著的降血压作用,其降压机制可能是增加了NO水平。THEODOTOU等临床研究97例高血压患者发现,在标准抗高血压调理中加入白藜芦醇,足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,而不需要额外的抗高血压物质。以上研究结果显示,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AMPK、激活细胞中的钙/NOS/NO通路,改善内皮功能障碍、激活Nrf2-II期酶途径减轻氧化应激、抑制VSMC 异常生长和增殖、调节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,从而发挥降血压作用。
白藜芦醇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,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FIGUEIRA等研究48只新西兰白公兔发现,白藜芦醇可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,VEGF)和C-反应蛋白浓度,发挥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。对于血脂异常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发展的AS,白藜芦醇可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录水平上增加eNOS 基因的表达起到预防作用。
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是AS 的重要启动因子,与过度ROS 和线粒体动力学密切相关,白藜芦醇作为抗氧化剂,可调节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-9(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,MMP-9)/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-1的平衡,来调理和预防AS。
低密度脂蛋白(low density lipoprotein,LDL)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。CHANG 等研究18只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发现,白藜芦醇通过降低LDL 水平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,阻止高胆固醇饮食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增加率的影响。IMAMURA等研究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,Res 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并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。
综上说明,Res 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、抑制炎症发展以及缓解氧化应激等途径,在AS发生、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有益作用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琳琳,陈立,李建科.食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[J].中国果菜,2020,40(06):71-76.
2、王瑞艳,马晓云,高小波,等.葡萄酒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研究[J].食品与发酵工业,2012,38(06):38-42.
3、任珊,丁琳,贾伟伟,等.白藜芦醇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状况[J].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,2022,38(05):465-470.
版权声明
我们尊重原创,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,
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。
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北京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